查看原文
其他

棋后侯逸凡走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

2017-04-12 深圳新闻网李云云 映美杯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


4月10日中午,世界棋后侯逸凡(左)走进位于龙岗大运片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该校学生面对面交流。


一个月时间内,就有四场高水平的国际象棋比赛在龙岗先后上演。连日来,多股强劲的国际象棋之风吹向了龙岗大街小巷,吸引了上至世界排名前20选手,下至中小学生中的国象爱好者的参与。赛事之余,国象的热度依旧不减。4月10日中午,世界棋后侯逸凡走进位于龙岗大运片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兼以“学姐”的身份,与该校学生场面对面聊大学生活、谈理想、说国际象棋,气氛轻松融洽。



黑发披肩,黑色小外套、黑白条纹连衣裙,鼻尖还架着副黑框眼镜,当天的侯逸凡打扮可是十足的低调,俨然一副“前几届学霸学姐”的模样。或许是国际象棋这项运动塑造的沉稳,侯逸凡在分享中始终声音徐徐,面带微笑,像一位学姐与学弟学妹们聊普通大学生活一般。不过细细听来,她的语速却并不慢,句与句中间停顿甚少,这也可以略微窥见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快速的反应力。


当天分享会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侯逸凡还走到台下,回答同学们的提问。从如何与国际象棋结缘、当下热门的国际象棋人工智能对决,到怎样帮助小朋友持续学习棋类运动以及为国际象棋普及“支招”等问题,侯逸凡均“来者不拒”,知无不言,微笑回应,随和亲切。


(同学们认真倾听侯逸凡分享大学生活)


★求知欲和探索欲激发 入北大就读


侯逸凡“国际象棋大师”的身份已被众人皆知,其实,侯逸凡还有另一个身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的本科生。2012年9月,18岁的侯逸凡进入北大,正式成为一名本科生。其时,她已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夺得世界棋后称号,在世界国际象棋棋坛已享有盛名。


为何在职业生涯黄金时段选择到高校就读?侯逸凡说,自己当时做这个决定也遭遇了不少反对声音,但是自己还是坚持,“对我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这些知识的汲取,内心的求知欲以及对未来的探索欲激发了我进入校园学习更多的知识,去全方位地充实自己,为未来的道路做一个更好的铺垫。”


而之所以选择就读国际关系学院,侯逸凡解释称,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进行比赛,有很多国际交流的经验和机会,也与许多外国人进行过沟通,使得自己所学专业以及未来职业从事方向可以结合和挂钩。


“未来更希望做通过分享,挖掘国际象棋在教育领域具备的不同功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找到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未来,侯逸凡明确目标。她说这也是自己回过头看大学这四年,在不断摸索前进中才找到这条道路。



★“学姐”经验传授:做好时间管理和心态调整


在当天的分享会上,侯逸凡还化身“学姐”,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在场的大一大二新生们聊大学生的规划。结合自己情况,她特别提到了时间管理和心态调整两个方面。


对于刚进入校园的学子来说,对于未来还有些许迷茫,如何认清方向、做好规划,“学姐”侯逸凡给出了自己在北大学习四年之后的体会,“大学更多的是一个自我探讨、自我挖掘的过程,很少有老师、长辈去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做、怎么样去完成,而更多的是自我主动学习的过程,这里面更重要的是要在大学里通过多种尝试,明白自己内心真正希望渴求的是什么,然后做好职业规划。”


跟普通在校学生相比,侯逸凡无疑更忙碌。一方面作为职业棋手,需要通过比赛保持竞技水平和熟悉感,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学业中的各种论文报告和考试,侯逸凡说,平衡棋艺和学业二者之间是自己在大学期间的一个大课题,“我当时的做法就是把时间分成不同的版块,在期末一些时间段,全力投入到学习中,更多利用寒暑假的空闲时间去参加比赛,虽然会很辛苦,但都是值得的。”


“只要付出足够多,总有一天能完成。”说到心态时,侯逸凡用自己在刚刚结束的“尚街杯”2017世界国际象棋棋王棋后巅峰赛惜败举例,鼓励在场学子在遇到瓶颈期时,要用一个很好的心态去面对,不忘初心,坚持内心的希望,坚定走下去,最终达到想要达到地方。



相关阅读

金色时刻:棋坛奇迹侯逸凡

2016国王杯:侯逸凡五胜棋王

SuperStar 侯逸凡:从兵到后

侯逸凡:想为不走职业的孩子做点事

巅峰赛闭幕:听听棋王棋后说些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